|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间:2021-10-26 信息安全管理要求ISO/IEC27001的前身为英国的BS7799标准,该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BSI)于1995年2月提出,并于1995年5月修订而成的。1999年BSI重新修改了该标准。BS7799分为两个部分: BS7799-1,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 BS7799-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第一部分对信息安全管理给出建议,供负责在其组织启动、实施或维护安全的人员使用;第二部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要求,规定了根据独立组织的需要应实施安全控制的要求。
杭州iso认证简介 标准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ISO/IEC27001的前身为英国的BS7799标准,该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BSI)于1995年2月提出,并于1995年5月修订而成的。1999年BSI重新修改了该标准。BS7799分为两个部分: BS7799-1,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 BS7799-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第一部分对信息安全管理给出建议,供负责在其组织启动、实施或维护安全的人员使用;第二部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要求,规定了根据独立组织的需要应实施安全控制的要求。 杭州iso认证起源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机构、组织、个人都在探寻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的问题。英国、美国、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有关信息安全的本国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ISO17799、ISO13335、ISO15408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及技术报告。目前,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英国标准ISO27000:2005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它是在BSI/DISC的BDD/2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完成。 ISO27001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它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最佳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围的唯一参考基准,并且适用于大、中、小组织。 1998年英国公布标准的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它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与信息安全控制要求,它是一个组织的全面或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基础,它可以作为一个正式认证方案的根据。BS7799-1与BS7799-2经过修订于1999年重新予以发布,1999版考虑了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在网络和通信领域应用的近期发展,同时还非常强调了商务涉及的信息安全及信息安全的责任。 2000年12月,BS7799-1:1999《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正式成为国际标准-----ISO/IEC17799: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02年9月5日,BS7799-2:2002草案经过广泛的讨论之后,终于发布成为正式标准,同时BS7799-2:1999被废止。2004年9月5日,BS 7799-2:2002正式发布。 2005年,BS 7799-2:2002终于被ISO组织所采纳,于同年10月推出ISO/IEC 27001:2005。 2005年6月,ISO/IEC 17799:2000经过改版,形成了新的ISO/IEC 17799:2005,新版本较老版本无论是组织编排还是内容完整性上都有了很大增强和提升。ISO/IEC 17799:2005已更新并在2007年7月1日正式发布为ISO/IEC 27002:2005,这次更新只是在标准上的号码,内容并没有改变。 现在,ISO27000:2005标准已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目前除英国之外,还有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已同意使用该标准;日本、瑞士、卢森堡等国也表示对ISO27000:2005标准感兴趣,我国的台湾、香港也在推广该标准。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及许多跨国公司已采用了此标准对自己的信息安全进行系统的管理。截至2002年9月,全球共有142家各类组织通过了ISO27000: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发展 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BS7799-1的基础上制定通过了ISO 17799标准。BS7799-2在2002年也由BSI进行了重新的修订。ISO组织在2005年对ISO 17799再次修订,BS7799-2也于2005年被采用为ISO27001:2005。 ISO27001认证好处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7001)可有效保护信息资源,保护信息化进程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ISO27001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管理体系标准,类似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ISO9000标准。当您的组织通过了ISO27001的认证,就相当于通过ISO9000的质量认证一般,表示您的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已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根据 ISO27001 对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可以带来以下几个好处: 引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可以协调各个方面信息管理,从而使管理更为有效。保证信息安全不是仅有一个防火墙,或找一个24小时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公司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全面的综合管理。 通过进行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可以增进组织间电子商务往来的信用度,能够建立起网站和贸易伙伴之间的互相信任,随着组织间的电子交流的增加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的记录可以看到信息安全管理明显的利益,并为广大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一个基础的设备管理。同时,把组织的干扰因素降到最小,创造更大收益。 通过认证能保证和证明组织所有的部门对信息安全的承诺。 通过认证可改善全体的业绩、消除不信任感。 获得国际认可的机构的认证证书,可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拓展您的业务。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降低这种风险,通过第三方的认证能增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投资信心。 组织按照ISO27001标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会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若能通过认证机关的审核,获得认证,将会获得有价值的回报。企业通过认证将可以向其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员工和投资方展示其在同行内的领导地位;定期的监督审核将确保组织的信息系统不断地被监督和改善,并以此作为增强信息安全性的依据,信任、信用及信心,使客户及利益相关方感受到组织对信息安全的承诺。 通过认证能够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证明组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新版修订 自200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将BS 7799转化为ISO 27001:2005发布以来,此标准在国际上获得了空前的认可,相当数量的组织采纳并进行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至2011年底,国际上颁发的ISO 27001认证证书总数约为15625张(其中,BSI的市场占有率达约为45.65%)。在我国,自从2008年将ISO 27001:2005转化为国家标准GB/T 22080:2008以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国内进一步获得了全面推广,至2011年底,国内颁发认证证书数量是1107张。越来越多的行业和组织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开展起来。 然而过去的几年中,IT领域和通信行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出现了全面的业务和技术的融合。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智能手机的广泛采用、云计算技术的风起云涌,带来了全新的网络威胁、数据泄漏和欺诈的风险。面对这样的变化和趋势,使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更新也变得日益重要。 ISO对标准的更新,一般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但因为ISO 27001:2005标准发布后的巨大成功,以及ICT行业的飞跃发展,使得这个标准的更新变得非常谨慎,至今已有7年。从ISO组织发布的最新信息可以看到,ISO 27001标准的更新筹备实际上已经在2008年开始,任命了工作组(JTC 1/SC 27 WG 1);2009年正式启动更新。目前,处于该标准草案(Committee Draft)正在编写委员会讨论层面(30.20:2012-06-20),预计新版发布时间会在 2013-10-19,那时我们就可以一睹它的全新面貌了。 从ISO 27001标准新版更新的一些说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次ISO 27001标准改版将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采用ISO导则83ISO导则83,规范了今后ISO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基本框架;采用导则83颁布的第一个标准是今年5月发布的业务连续管理体系标准——ISO 22301::2012。 导则83对今后的标准提出了新的框架要求,如下图示,标注了ISO27001新版与2005版结构的对比和差异: 明显的改变有如下几点: 标准第4-7章,说明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包括: 组织的情境、领导力、策划和支持;标准第8章,描述ISMS实施要求,包括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处置;标准第9章,描述监视,测量和评审活动的要求;标准第10章,描述改善活动的要求;其中,取消了预防措施。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与ISO31000风险管理保持一致新版的ISO27001标准中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要求与ISO31000:2009(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保持一致,并遵从其中的定义。 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以下要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应确定如何确定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处置过程的可靠性。 信息安全风险处理:适用时,组织应调整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处置过程,以及采用的方法,以改善过程的可靠性。保留附录A控制措施与控制目标新版ISO27001依然会保留SOA和附录A控制目标、控制措施的架构;因此,毫无疑问,ISO27001的新版修订一定会与ISO27002的修订同步进行。 事实上,关于控制措施和控制目标的修订,也是应对新的变化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必须的选择;这部分的更新,在修订项目中,接受了大量的修改建议,争论也相当大,目前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持续发展27系列支持性标准ISO 27001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不是孤立的,为了支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7系列发布了一系列普遍适用和行业适用的参考标准。如下图: 截止目前,一些支持性标准目前的状态如下表: 标准名称状态 ISO 27000Overview and vocabularyDIS ISO 27001RequirementsCD ISO 27002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WD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因其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闻名于世,他曾经写道“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过去几年中,国际上几乎所有行业和组织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的局势无不体现了赫氏的这一学说。变化和发展是永恒的,信息安全风险总是处在持续演进中,攻击者的手段依然会层出不穷。因此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标准都在不断发展,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抵御风险。 认证机构 颁发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的认证机构必需是经过CNCA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认监委)授权的认证机构方可在国内进行审核发证,所有通过认证且合法的证书均可在CNCA的网站上进行查询。国外的认证机构如果没有在国内CNCA备案,即使认证机构得到了认可单位是UKAS或者ANAB等等的认可,也是不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的,视为违规操作,被发现将会被CNCA处罚并公示证书在国内无效。经CNCA授权的认证机构可以在CNCA网站上查询。 关于认证机构与认可机构 认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机构,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可以在中国境内合法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专业机构。就是说取得此项认证资质的企业或单位才可以进行审核活动。比如BSI,DNV,北京新世纪认证有限公司,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等,他们属于认证机构。认证机构是经CNCA授权的,认可机构管理认证机构。 认可,是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通俗地讲,认可是指认可机构按照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对从事认证、检测和检查等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实施评审,证实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证明其具有从事认证、检测和检查等活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颁发认可证书。中国的认可机构是CNAS,英国的认可机构是UKAS,美国的认可机构是ANAB。 获得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名录如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新世纪认证有限公司,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上海挪华威认证有限公司 注:一般说来,证书是由认证机构颁发,认证机构要得到认可机构的授权,认可机构要得到认监委(CNCA)的授权,因此在中国的认证最高管理单位是CNCA。但是有些认证机构经CNCA备案授权,并没有获得CNAS的认可,这样在国内开展被授权的审核业务也是可以的。 国际认证 APM Group(APMG)代表英国商务部(OGC)在全球进行ISO27001 Foundation、PRINCE2、P3O-Portfolio,Program and Project Offices、 MSP、M_o_R和ITIL的资质认证工作。业务遍布全球,分别在英国、美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分公司。APMG中国是英国APMG公司在中国的全资机构及唯一代表机构。 主要内容 标准的主要内容 ISO/IEC17799-2000(BS7799-1)对信息安全管理给出建议,供负责在其组织启动、实施或维护安全的人员使用。该标准为开发组织的安全标准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做法提供公共基础,并为组织之间的交往提供信任。 标准指出“象其他重要业务资产一样,信息也是一种资产”。它对一个组织具有价值,因此需要加以合适地保护。信息安全防止信息受到的各种威胁,以确保业务连续性,使业务受到损害的风险减至最小,使投资回报和业务机会最大。 内容章节 ISO/IEC17799-2000包含了127个安全控制措施来帮助组织识别在运做过程中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元素,组织可以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章程加以选择和使用,或者增加其他附加控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05年对ISO 17799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作为ISO 27000标准族的第一部分——ISO/IEC 27001,新标准去掉9点控制措施,新增17点控制措施,并重组部分控制措施而新增一章,重组部分控制措施,关联性逻辑性更好,更适合应用;并修改了部分控制措施措辞。修改后的标准包括11个章节: 1、安全策略。指定信息安全方针,为信息安全提供管理指引和支持,并定期评审。 2、信息安全的组织。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在内部开展和控制信息安全的实施。 3、资产管理。核查所有信息资产,做好信息分类,确保信息资产受到适当程度的保护。 4、人力资源安全。确保所有员工,合同方和第三方了解信息安全威胁和相关事宜以及各自的责任,义务,以减少人为差错,盗窃,欺诈或误用设施的风险。 5、物理和环境安全。定义安全区域,防止对办公场所和信息的未授权访问,破坏和干扰;保护设备的安全,防止信息资产的丢失,损坏或被盗,以及对企业业务的干扰;同时,还要做好一般控制,防止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损坏和被盗。 6、通信和操作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和职责,确保信息处理设施的正确和安全操作;建立系统规划和验收准则,将系统失效的风险降到最低;防范恶意代码和移动代码,保护软件和信息的完整性;做好信息备份和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在网络中的安全,确保其支持性基础设施得到保护;建立媒体处置和安全的规程,防止资产损坏和业务活动的中断;防止信息和软件在组织之间交换时丢失,修改或误用。 7、访问控制。制定访问控制策略,避免信息系统的非授权访问,并让用户了解其职责和义务,包括网络访问控制,操作系统访问控制,应用系统和信息访问控制,监视系统访问和使用,定期检测未授权的活动;当使用移动办公和远程控制时,也要确保信息安全。 8、系统采集、开发和维护。标示系统的安全要求,确保安全成为信息系统的内置部分,控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止应用系统中用户数据的丢失,被修改或误用;通过加密手段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控制对系统文件的访问,确保系统文档,源程序代码的安全;严格控制开发和支持过程,维护应用系统软件和信息安全。 9、信息安全事故管理。报告信息安全事件和弱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使用持续有效的方法管理信息安全事故,并确保及时修复。 10、业务连续性管理。目的是为减少业务活动的中断,是关键业务过程免受主要故障或天灾的影响,并确保及时恢复。 11、符合性。信息系统的设计,操作,使用过程和管理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组织安全方针和标准,还要控制系统审计,使信息审核过程的效力最大化,干扰最小化。
|